名稱
漢字演變(見下圖):
釋義
一、鏡
(1)鏡
jìng
(2)(形聲。從金,竟聲。本義:照形取影的器具)
(3)同本義 [mirror;looking glass] 古鏡以銅或鐵鑄,也有用玉的,盤狀,正面磨光發亮,背面有紋飾
鏡,鑒也。――《玉篇》
鏡,景也。――《說文》
明鏡者可以察形也。――《大戴禮記·保傅》
以鏡考己行。――《漢書·谷永傳》
窺鏡而自視。――《戰國策·齊策》
對鏡帖花黃。――《樂府詩集·木蘭詩》
不知明鏡里。――唐·李白《秋浦歌》
如鏡之新開。――明·袁宏道《滿井遊記》
(4)又如:鏡袱(蓋住鏡面的布帛帘子);鏡心(鏡子的中心);鏡月(鏡中之花,水中之月);鏡花(鏡中的花影)
(5)其他光學用器具(如器械) [lense;glass;scope]。如:顯微鏡;分光鏡;聚光鏡;望遠鏡;放大境;透鏡;物鏡;凸透鏡;三稜鏡
(6)眼鏡 [glasses]。如:目鏡;風鏡;花鏡;茶鏡;墨鏡;太陽鏡
鏡
(1)鏡
jìng
(2)明淨 [clear]。如:鏡天(澄澈的天空);鏡目(明亮敏銳的影光)
鏡
(1)鏡
jìng
(2)照 [mirror]
鏡於水,見面之容。――《墨子》
不自鏡見。――《漢書·杜鄴傳》
(3)明察 [perceive]。如:鏡見(明察事理的見解);鏡機(洞燭機微)
(4)借鑑 [use for reference]。如:鏡考(借鑑前事以考校本身的所作所為);鏡戒(借鑑他事作為警惕。也作“鏡誡”)
二、鏡姓
來源不一,一說是指器為姓,還有的說是根據地名來的。浙江紹興會稽山北麓有鏡湖,住在湖邊的人曾以鏡為姓。
五代後唐時有個唱戲的人叫鏡新磨,是個有正義感的人,往往以詼諧滑稽的形式向天子進諫,每次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。當然,也有人說鏡新磨是他的藝名,他真正的名字並沒有流傳下來。
常用詞組
鏡花水月
jìnghuā-shuǐyuè
[flowers in a mirror and the moon's reflection in the water] 鏡中花與水中月,指意境不可以形跡求。比喻空幻飄渺
詩有可解不可解,若鏡花水月勿泥其跡可也。――《詩家直說》
鏡畫
jìnghuà
[eglomise] 在鏡背繪畫使之從正面看去是一幅彩色或鍍金畫的玻璃裝飾。
鏡框
jìngkuàng
(1)[picture frame]∶在用木頭、石膏等做成的框子中鑲上玻璃而製成的框架,用來裝相片或字畫
(2)[spectacles frame]∶眼鏡框
鏡片
jìngpiàn
[optic] 透鏡
這台儀器上的那些鏡片。
鏡台
jìngtái
[dressing table] 裝著鏡子的梳妝檯。
鏡頭
jìngtóu
(1)[camera lens]∶裝在攝影機或放映機上的透鏡,用來在膠片或幕上形成影像。
(2)[shot]∶照相的一個畫面
(3)[scene]∶拍電影時,由開機到停機所攝的畫面
鏡匣
jìngxiá
[dressing case] 盛婦女梳妝用品的匣子,裡面裝有可以支起來的鏡子。
鏡像
jìngxiàng
[mirror image] 其各部分的排列與另一個作為模型的基本相似的東西的排列正相反;相對一根與之交錯的軸或一個與之交錯的平面為顛倒的東西
鏡子
jìngzi
(1)[looking glass]∶一種背面有反射物質(如水銀)的玻璃,用來照見形象
我媽的一塊小鏡子只剩下一半了還在用
(2)[glasses] [口]∶眼鏡
三父子有三副鏡子
(3)[mirror]∶能通過光的反射成像的光滑物體
鏡
(鏡)
jìng ㄐㄧㄥˋ
(1)用來映照形象的器具:~子(亦指“眼鏡”)。~台。~匣。~奩。銅~。穿衣~。
(2)利用光學原理製造的各種器具,上面的鏡片一般用玻璃製成:~頭。~片。眼~。胃~。凸~。凹~。三棱~。望遠~。顯微~。
(3)監察,借鑑:~戒。
(4)
照耀:“榮~宇宙”。
編碼信息
鄭碼:PSKR,U:955C,GBK:BEB5
筆畫數:16,部首:釒,筆順編號:3111 5414 3125 1135
lens;looking glass;mirror;
古籍解釋
康熙字典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居慶切,音竟。《說文》取景之器也。《玉篇》鑒也。《釋名》鏡,景也。言有光景也。《前漢·韓安國傳》淸水明鏡,不可以形逃。
又明也。《前漢·衞姬傳》深說經義,明鏡聖法。
又石鏡,山名。《潯陽記》石鏡山之東,一圓石縣厓,明淨照人見形。
又石名。《述異記》饒州舊傳,軒轅氏鑄鏡於湖邊,今有軒轅磨鏡石。
又破鏡,獸名。《前漢·郊祀志》人有言,古天子常以春解祠,祠黃帝用一梟破鏡。《注》祠祭以解罪求福,梟鳥食母,破鏡似貙食父,黃帝欲絕其類,故使百吏祠皆用之。
又姓。《姓苑》漢河內令鏡斂,後唐同光中媵臣鏡新磨。
又《韻補》葉居亮切,姜去聲。《道藏歌》風雲隱宛微,講論五嶽匠。硨磲精琉璃,琥珀金剛鏡。
天工開物·鏡
原文
凡鑄鏡,模用灰沙,銅用錫和(不用倭鉛(1))。《考工記》亦云:“金錫相半,渭之鑑、燧之劑(2)。”開面成光,則水銀附體而成,非銅有光明如許也。唐開元宮中鏡盡以白銀與銅等分鑄成,每口值銀數兩者以此故。硃砂斑點乃金銀精華發現(古爐有入金於內者)。我朝宣爐(3)亦緣某庫偶災,金銀雜銅錫化作一團,命以鑄爐(真者(4)錯現金色)。唐鏡、宣爐皆朝廷盛世物雲。選自《天工開物·冶鑄》
注釋
(1)倭鉛:即鋅。
(2)鑒、燧之劑:鑒即照人之鏡,燧則為取火之鏡。劑:材料。
(3)宣爐:宣德年間所造香爐,極珍貴。
(4)真者:宣爐因珍貴,此相對偽者而言。
原文翻譯
鑄鏡的模子是用糠灰加細沙做成的,鏡本身的材料是銅與錫的合金(不使用鋅)。《考工記》中有云:“金和錫各一半的合金,是適用於鑄鏡的合金配比。”鏡面能夠反光,那是由於鍍上了一層水銀的結果,而不是銅本身能這樣光亮。唐朝開元年間宮中所用的鏡子,都是用白銀和銅各半配比在一起鑄成的,所以每面鏡子價達幾兩銀子。鑄件上有些像硃砂一樣的紅斑點,那是其中夾雜著的金銀髮出來的(古代鑄造的香爐有些是滲入了金子的)。明朝宣爐的鑄造,是由於當時某庫偶然發生火災,裡面的金銀夾雜著銅、錫都熔成一團,官府便下令用它來鑄造香爐(宣爐的真品,其面上閃耀著金色的斑點)。唐鏡和宣爐都是王朝昌盛時代的產物。
作品簡介
《天工開物》初刊於1637年(明崇禎十年)。《天工開物》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,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,有人也稱它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,作者是明朝科學家宋應星。外國學者稱它為“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”。作者在書中強調人類要和自然相協調、人力要與自然力相配合。是中國科技史料中保留最為豐富的一部,它更多地著眼於手工業,反映了中國明代末年出現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生產力狀況。
作者簡介
宋應星(1587~1661),字長庚,江西奉新縣宋埠鎮牌樓村人。明末清初科學家。萬曆四十三年(公元1615年)他2次考中舉人。但以後五次進京會試均告失敗。五次跋涉,見聞大增,他說:“為方萬里中,何事何物不可聞”。他在田間、作坊調查到許多生產知識。他鄙棄那些“知其味而忘其源”的“紈絝子弟”與“經士之家”。在擔任江西分宜縣教諭(1638~1654)年間寫成了《天工開物》。
他在《序》中描寫這段情況時說:“傷哉貧也!欲購奇考證,而乞洛下之資,欲招致同人,商略贗真,而缺陳思之館。”(想加以驗證而無錢,想與同人們討論真偽而無場館),只得“炊燈具(備)草”,日夜寫書,但“大業文人,棄擲案頭,此書於功名進取毫不相關也。”崇禎七年(公元1634年)出任江西分宜縣教諭(縣學教官)。期間,他將其長期積累的生產技術等方面知識加以總結整理,編著了《天工開物》一書,在崇禎十年(公元1637年)由其朋友涂紹煃資助刊行。稍後,他又出任福建汀州(今福建省長汀縣)推官、亳州(今安徽省亳州)知府。明亡後作為明遺民,約在清順治年間(公元1661年前後)去世。宋應星一生講求實學,反對士大夫輕視生產的態度。